新闻中心

港珠澳大桥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丰硕

    日前,交通运输部在江苏南通召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阶段性科研成果现场报告会暨项目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总结了该项目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的实质性成果,肯定了其对港珠澳大桥工程顺利实施发挥的支撑作用。年内,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将从支撑设计转入支撑施工工艺和大型装备研发。

  据悉,港珠澳大桥隧—岛—桥集群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十大挑战,即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隧道基础处理与沉降控制、隧道管节的沉放施工与施工窗口、大规模工厂化制造、海上埋置式承台施工、水下结构止水技术、长大钢箱梁桥面长寿命铺装体系、海上施工安全与紧急救援、海上测量与控制、主体结构的“可维可达”。

  为破解港珠澳大桥在设计、装备、工艺上面临的重大难题,2010年9月,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共设五大课题、19个子课题、73项专题。一年多来,各课题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基础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多点非一致地震激励下超长沉管隧道设计方法与振动台试验模拟技术研究”和“沉管隧道节段接头构造型式研究及高水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研发”等中间成果。其中,由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水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沉管隧道止水带,打破了荷兰特瑞堡公司一家独大的格局,使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高水压止水带采购成本降低一半以上;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项目研究研制的世界体量最大、升降能力最强、整平精度最高的深水碎石高精度整平船已顺利完工。根据“外海厚软基桥隧转换人工岛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理论研制的砂桩船已在东人工岛区域完成了工艺性试验及典型施工,成功应用于大桥的岛隧工程。“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在混凝土耐久性设计、长寿命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以及沉管混凝土防腐蚀与控裂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研究编制的《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南》、《港珠澳大桥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已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印发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手册。